党建/正文

【我在街区当书记】五角场街道第二街区党支部书记王璐:从“楼宇园区”到“街区”,以“心”履“新”践使命

【我在街区当书记】五角场街道第二街区党支部书记王璐:从“楼宇园区”到“街区”,以“心”履“新”践使命

2025-03-28 10:53:04
城市早报 > 党建 > 要闻

 编者按:2024年夏天,一批党员骨干带着新使命,成为了街区党支部书记。半年以来,他们通过走街串巷,建起了组织,盘活了阵地,也温暖了新就业群体,他们就是街区党组织书记。本篇推文是五角场街道第二街区党支部书记王璐的工作日志,一起来看看吧。

  作为五角场街道楼宇最多、沿街商铺最密集、业态最丰富的街区,第二街区不仅拥有文艺范儿与烟火气相融的大学路街区、国定支路睦邻街区,还集聚了一批商办楼宇、优质产业园等。如何抓好街区党组织规范有序运转?如何团结凝聚新就业群体和“小个专”?如何统筹资源解决诉求?这些都是王璐思考的问题。在她的带领下,街区党支部力量再下沉,通过不间断走访,收集共性诉求,链接多方资源,解决街区各类急盼难愁。

  以“引”为“线”

  一条理论线练强思政教育“硬核力”

  为了让党组织“扎根”,让党员“归队”,将广大新就业群体吸引并紧紧团结凝聚在阵地,通过“123”工作法,即同上一门党课、两个红色场馆、主题党日“三道加法”,以“理论学习+主题鲜明”“定制套餐+形式丰富”“志愿服务+先锋示范”为理念,王璐设计了3套组织生活模板,助力新兴领域党组织在阵地开展主题党日活动。

  蓝天房屋、海王等党支部将主题党日与“一支部一实事”深度链接,党员们积极参与公益集市、清洁家园等社区志愿服务;红蚂蚁、博晶等党支部通过“学习身边榜样”,引导党员在岗位上承诺践诺,担当作为,释放企业发展“新”动力。

  以“聚”为“力”

  一层牵引力解锁社区善治“联动能”

  为了进一步引导新就业群体在党群阵地中报到、教育、管理,积极引导“小个专”、快递小哥等新兴领域群体成为“治理力量”。王璐积极与阵地附近的居民区党支部共建,打破围墙的限制。在街区推动“小个专”群体参与社区共建共治,让党员身份的店长、老板成为轮值“站长”,努力形成党员商户引领、热心商户响应、普通商户跟进的自治氛围。

  同时,以网格阵地为依托,搭建起协商议事平台,推动新兴领域群体走进党群服务阵地,在共商共议中探讨解决基层治理难题的路径方法,从凝聚共识到形成合力,让“金点子”成为解决治理难题的“金钥匙”。在王书记和小伙伴们的走访和谈心下,街区已收到4份入党申请书,分别来自街区教培机构优秀教师、年轻的创业者、企业带头人和咖啡馆主理人。

  以“暖”为“招”

  一颗炽热心炼就为“新”服务“真本领”

  为新兴领域党组织有效运行和服务凝聚提供全方位、全要素、全套系资源供给,第二街区党支部突出需求导向、聚焦关键领域,通过一次次的走访,盘活辖区内新兴领域党群资源项目包,涵盖需求、项目、服务三类清单共计39项,有效帮助企业解决在招聘用人、办公场地、发展党员、对接上下游资源等方面的诉求。

  同时,关注新兴领域从业人员的精神文化需要,链接街区特色资源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,组织开展“新”有灵犀“益”点通系列主题活动,涵盖茶艺赏析、悬疑小说鉴赏讲座、腊八节新春福桶制作等,让街区党员更有参与感、满足感、幸福感。

  一次次走访,一句句问询,听到的是企业、商户对街区环境改善的期待,是对营商环境优化的需求,是对街区美好生活的畅想。王璐说:“这些所听所看,都会化成一股无形的动力。我会继续努力,将活动配送进楼宇园区,让党群服务走入街区商铺,进一步凝聚好、关心好、服务好各类群体。不断加大资源整合力度,将更多‘个性化’活动送到大家的‘心坎里’。”

  从“楼委会书记”到“街区书记”的身份拓展,“新”的角色定位赋予了王璐“新”的责任,她也将始终怀着服务群众的初心,让更多街区、居民区、新就业群体等“服务对象”成为“治理力量”。

  (来源:“魅力五角场”微信公众号)

(编辑:)